法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后被送上了断头台,她就是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.安托瓦内特。 后来人评价她:“如果不是送上断头台,每个女人都希望是她”,为什么这样说呢?
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典故,说晋惠帝深居宫内,不解民情。一日,大臣向他报告说天下闹饥荒,老百姓饿死了许多,晋惠帝便问道:“他们也太无知了,没有粮食,为什么就不能煮肉粥吃呢?”史料记载,晋惠帝确实说过这句话。
法国皇后玛丽.安托瓦内特也经常被引述类似的话“人民若无面包,那就改吃蛋糕嘛”。 可见她衣食无忧,根本不知民间疾苦。
玛丽.安托瓦内特于1755年生于维也纳,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之女。母亲是奥地利女皇。奥地利宫廷出于政治需要,1770年将她嫁给法国王储,即后来的路易十六。
到法国宫廷后,玛丽的生活并不快乐。路易十六是个木讷的男人,温文儒雅但却不善言谈,整天只关在铁匠房,冶铁是他最大的兴趣,温吞的他无法博得玛丽的欢心。天性活泼的玛丽深感婚姻的乏味,于是她开始热衷于舞会、玩乐和庆宴来排遣自己内心的沉闷。但是这些宫廷的宴请耗费巨大,为此,玛丽皇后就有了“赤字夫人”之称。
1785年,一个关于项链的丑闻将这位玛丽皇后的名声彻底败坏了,此事也对法国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君主制的声誉造成严重打击。
原来,巴黎珠宝商博埃梅与巴桑热拥有一条价值160万利弗的钻石项链。他们曾向路易十五世推销将其作为馈赠情妇巴里夫人的礼物,但路易十五没有理睬,后来又期望路易十六世能为他的皇后购买,也没有如愿。
正当他们为手中的这条项链寻找下一个推销对象时,拉莫特伯爵夫人却找上门来。拉莫特伯爵夫人称她打算为皇后玛丽购买,这当然使项链的主人高兴坏了。但是,伯爵夫人并不亲自付款,这笔巨款由享有盛名的史特拉斯堡罗昂枢机主教来付。
那时的枢机主教在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期间,曾冒犯过皇后之母女皇玛丽亚.特蕾莎,后又触怒皇后玛丽.安托瓦内特本人,故急于在法国宫廷重获恩宠。
伯爵夫人向枢机主教称皇后希望秘密获得这条项链,如果他能与珠宝商议价协助购买,则皇后准备正式与其交好。枢机主教看过伯爵夫人带来的皇后信函,并于天暗时在凡尔赛宫花园与皇后短暂会晤后,他便以其信誉担保,与珠宝商签订分期付款的合约,并拜托伯爵夫人将项链交给皇后,感谢这位好心的夫人帮了自己一个大忙。
谁知枢机主教未能筹足头期款,致使珠宝商直接向皇后诉苦。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骗局。而那位拉莫特伯爵夫人则是这个阴谋的主要策划人。
她声称为皇后玛丽.安托瓦内特购买项链,而实则想为自己及同谋攫取这条价值160万利弗的钻石项链。皇后的信函当然是伪造的,而这位有名的主教在凡尔赛宫花园里见到的皇后其实是个乔装的。
愚蠢的路易十六世没有掩饰这项阴谋,还逮捕了枢机主教,并将其囚禁于巴士底监狱中。1786年5月31日,枢机主教和他所谓的共犯们接受了巴黎高等法院的审判,主教最后虽被判无罪,却仍被剥夺所有教职;拉莫特伯爵夫人则被判处鞭笞、烙印和终身监禁于巴黎的崔里监狱。
虽然最后真相大白,但是玛丽皇后本来就挥霍无度,有“赤字夫人”的讽刺名号。骗子拉莫特伯爵夫人设置骗局首先抓住了玛丽的“赤字夫人”这个坏名声,这个事件使她的名声更加恶劣。
对于这次“项链事件”的处理,她也不比她的丈夫高明到哪儿去,她对主教被无罪释放感到恼怒,她将这位主教流放到奥弗涅的德.拉雪兹迪尤修道院,这对她本来就不好的名声来说,无异于雪上加霜。
于是,这次事件成为导致旧王朝崩解与法国大革命爆发诸因素之一。甚至有人说,项链事件是法国大革命的序曲。
1789年,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,玛丽皇后曾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。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,结果成为众矢之的。所有的人都说“把那个奥地利女人赶出去”、“杀死这个魔女”、“都是她,害得我们这么穷”,此时的路易十六不肯召开三级会议,民怨进一步加深。
1792年,法国对奥地利宣战,她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,企图借外部势力革命。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,导致巴黎人民起义,起义推翻了君主制。
于是,路易十六与玛丽打算逃出法国,但是却在法国边境维洛那被逮住,押回巴黎后被囚于当普尔监狱。在路易十六被处斩之后,次年10月,玛丽皇后也被送上断头台。至此,一个美丽而有争议的女人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。
玛丽.安托瓦内特是尊贵的皇后,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。作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,她被父母嫁到了法国,这是一种不幸。随后,她又遇到了一个性格不和的丈夫,这又是一种不幸。婚姻生活的不快使她只能借助于宫廷宴会来勉强度日,为此留下了挥霍无度的坏名声。
叨叨历史二三事多说两句:可见,一个人的名誉有多么重要。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洁身自好,爱惜名誉就像爱惜生命一样,才不会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创造败坏自己的机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